皋陶 发表于 2021-3-4 14:10:30

RISC-V不等于免费 跟RISC-V存在的风险

本帖最后由 皋陶 于 2021-3-4 14:10 编辑

上海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开始将从事RISC-V相关设计和开发的公司作为扶持对象。
根据通知,企业若要想获得资金扶持,还需要其他一些条件。

一、必须是上海注册企业
这既有好的一方面,可以杜绝外资企业申请政府经费补助的问题,但也有把外地企业也挡在门外,形成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

二、内核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必须支持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32位及以上的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内核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也就是说,如果拿国外设计好的内核源码,玩买IP做集成的套路,十有八九是拿不到政府经费的。
想要申请经费的企业必须自己设计一个基于RISC-V指令集的32位CPU核,实现源码自己写,而不是从国外拿开源代码。
不过,铁流认为,这个标准恐怕很难被彻底执行到位。
因为厂商去做RISC- V的动力之一奔着有RISC-V现成的开源CPU核去的。
参考国内ARM的现状,那些买IP做集成的ARM阵营厂商各个宣传自主研发,以及“国外一开源,国内就自主”的黑历史,国内企业可能会更热衷于拿RISC-V开源内核设计SoC,并宣称自主知识产权。而不是基于RISC-V指令集架设计CPU核。
抄开源代码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明确的是,抄开源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开源硬件代码里一但出问题损失就很大,而且短时间内不易排查。
第二个是抄袭上瘾,永远抄下去,甚至为了把自己的抄袭打扮成自主研发(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进而攻击或伤害真正自主研发的企业。

三、对发展方向和销售额有要求
方向一:面向物联网和工控应用领域,具有优异的性能、功耗、面积等指标,优先支持有明确用户合作协议的项目。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不低于2000 万元。
方向二:面向智能终端应用领域,主频不低于1GHz,性能不低于1.5 DMIPS/MHz,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多核技术及缓存一致性。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四、国内鲜有具备独立开发CPU核的企业
目前,国内虽然有一大批IC设计公司,但绝大部分是还处于买IP做集成的阶段,比如久负盛名的华为麒麟芯片,其CPU内核代码全部都是从ARM买的。
绝大多数企业压根就不具备独立设计CPU核的能力和经验,只会买IP做集成。
加上这些公司在商业上往往局限于短平快的模式,使其不具备研发CPU核的动力和决心。
因而,铁流认为,中国企业即便加入RISC-V阵营,也是会以拿开源内核设计SoC为主,就如过去买ARM IP授权集成SoC。

五、销售额的限制可能会诱发的问题
由于技术突破和商业上的成功往往是不一致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联想的PC业务和华为的手机业务。
联想的PC商业上非常成功,但本质上是跟在洋人身后吃土,类似的,华为的手机商业上也很成功,但也是受制于AA体系,麒麟芯片也是买IP做集成的产物,更多是商业上的成功,而不是核心技术的突破。
由于从零开始设计一个CPU核费时费力费钱,而企业必须盈利,即便是拿RISC-V开源代码来做修改,恐怕也要以年为单位的时间才能做出所谓的“自主CPU核”,而企业不可能几年时间等新内核研发,这就迫使企业有很强的动力,直接拿RISC-V开源内核做SoC,先赚钱再说,顺带把销售额做上去,好拿政府经费。
由于对于自主内核的评价没有严格且统一的标准,且地方政府也不具备核查源码的能力,而销售额的要求简单明了,政府的财务人员就能核查。极有可能使十年做冷板凳从零开始写代码的企业拿不到补贴,而直接从国外拿源码并在商业化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反而可以拿到补贴。

六、RISC-V的未来不在智能手机、PC、服务器
目前,RISC-V并不适合去做PC、服务器。
西部数据也是计划把RISC-V做硬盘主控芯片,而不是智能手机、PC、服务器。
铁流以前的文章已经介绍过来生态破碎化的问题,毕竟有力领导与完全开源是矛盾的,RISC-V的生态未来极有可能会是破碎化的,只能在新兴的市场找存在感,RISC-V的未来不在PC、服务器,而在嵌入式。
RISC-V不会对X86造成多大影响,但会对ARM造成不小的冲击。

七、RISC-V不等于免费
虽然基于RISC-V开发CPU核,不需要支付指令集授权费用,但如果直接用RISC-V的内核设计SoC,也是要支付授权费的。
诚然,SiFive的授权比Arm大方一些,比如E31收取30万美元,E51收取60万美元。
也就是说,RISC-V并不等于免费,而且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以及将来RISC-V变得强势,授权费用也许会水涨船高。

八、跟RISC-V存在的风险
现在有一种风潮,那就是洋人玩什么,我们就去跟,但问题是X86、ARM都不是跟出来的。
都是几十年深耕专注,耗费心血做出来的。
何况,跟随的做法,风险也不小。
比如国外巨头都想别人去开荒,自己跟着后面捡漏,RISC-V只是炒作的凶,但做的少,国内这些跟随企业怎么办?
又比如西数、英伟达只做嵌入式,但国内企业希望用RISC-V做桌面和服务器,在RISC-V桌面、服务器一片空白情况下,国内这些跟随企业怎么办?
再比如RISC-V起来了,但生态破碎化,国内这些跟随企业怎么办?
还比如RISC-V起来了,但授权费水涨船高,国内这些跟随企业怎么办?
......
跟进做法,前几年就有一个失败的例子,那就是ARM服务器CPU。
数年前,ARM高调宣布进军服务器,国内外一大批厂商随后跟进,整个行业看好ARM服务器,并鼓吹在2015-2016就会有比较完善的生态。
而且当时ARM服务器的声势,不比现状的RISC-V差多少。
结果呢?
AMD发现情况不对,放弃ARM,回去玩X86了。
高通发现情况不对,把ARM服务器以合资的方式转给中国地方政府,实现完美解套。
ARM服务器生态更是至今没起来......
美国大公司损失的起,但国内IC设计公司,大多数是小公司,恐怕经不起折腾。
因此,对于一些业内人士无条件的看好RISC-V,认为RISC-V会一统江山。
对于这种观点,铁流是不认同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ISC-V不等于免费 跟RISC-V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