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 于 2020-8-25 02:51 编辑
智慧医疗:AI将成为医生的好帮手 对于人工智能为制药业提供的帮助,《经济学人》撰文评论道:“制药公司越来越难在寻找新产品方面取得突破,原因之一是大多数明显有用的分子已被发现,这导致开发周期长,失败率高。同时,科学成果的数量每九年翻一番,要理解所有不同类型的数据已非人力所及。
这正是AI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不仅可以‘摄取’从论文到分子结构、基因组序列和图像的一切信息,还能自主学习,建立关联,形成假设。
AI可以在几周内阐明突出的关联,提供新的想法,而人类要想取得同样的成果,可能会穷尽毕生之力。”
用AI来辅助疾病诊断,并不是要在所有领域都超越顶尖医生。其实,AI可以给经验不足的医生提供帮助,减少因为经验欠缺而造成的误诊。
或者,AI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判读医疗影像、病理化验结果的效率,让高明的医生可以在相同时间内给更多的病人提供服务。
随着基因测序和基因诊疗技术的完善,AI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针对每个人的基因序列,制订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今天,世界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很多国家医生数量不足,发展中国家社区医生的水平与顶尖医生相差甚远。
在AI的帮助下,我们看到的不会是医生失业,而是同样数量的医生可以服务几倍、数十倍甚至更多的人群。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地区,会因为AI的引入,让绝大多数病人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机器学习算法竞赛平台Kaggle于2017年3月被谷歌收购,成为谷歌云服务平台的一部分,这从
艺术创作:AI与人类各擅胜场 目前的人工智能更擅长从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帮助人类完成那些人类只需要简单思考就能做出决策的重复性工作。而人类相比人工智能的一个优势是人类有情感、明善恶、懂美丑,更擅长从事对创造性要求很高的文艺类工作。
从算法上说,智能机械手为我作画时,电脑所做的事情包括采集我的面部影像,用人工智能算法将影像与电脑事先学习过的某一种绘画风格关联起来,利用一种叫作“风格迁移”的技术,将我面部的每一个特征映射到一种特定的表现手法,并最终计算出画笔的移动方位和运笔力度,以完成最终的肖像画创作。
历史学家、畅销书作者尤瓦尔·N.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未来简史》一书中是这样分析的:“常有人说,艺术是我们最终的圣殿(而且是人类独有的)。等到计算机取代了医生、司机、教师甚至地主和房东时,会不会所有人都成为艺术家?然而,并没有理由让人相信艺术创作是片能完全不受算法影响的净土。人类是哪来的信心,认为计算机谱曲永远无法超越人类?”
人类将如何变革? 整个教育体制应更多地关注素质教育和高端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和尝试各种更复杂,或更需要人类创造力的工作种类,培养更多的博学之才、专深之才、文艺人才、领导人才。同时,职业教育则应及时关注那些涉及人机协作的新技能、新工作,并大力拓展服务业相关的人才培训。·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教育父母,让他们不要再期望孩子寻找“安稳”的工作,因为在传统意义上,“安稳”意味着简单、重复,“安稳”的工作早晚都会被机器取代。我们要帮助下一代做最智慧的选择,选择那些相对不容易被淘汰,或者可以与机器协同完成任务的工作。
未来的人类生活成本(主要消费品价格)可能因人工智能的普及而大幅降低,
萨姆·奥尔特曼说:“我们希望一个最低限度的经济保障,可以让这些人自由地寻求进一步的教育和培训,找到更好的工作,并为未来做好规划。
郝景芳说,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我能做什么’,而结论必然是‘我能做和机器人不一样的事’。
机器人会迅速占领所有标准化领域,而人类将在各种差异化产品的供应中寻觅新的领地。……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
根本不是计算能力和文书处理能力,而是人的综合感悟和对世界的想象力,才是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和竞争力。
创造者的个性化才是产品的价值所在”[插图]。
第五章 机遇来临:AI先行的创新与创业 AI重在提升效率,而非发明新流程、新业务。
AI创业是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阶段,随着感知技术、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AI会延伸到实体世界,并率先在专业领域、行业应用、生产力端实现线下业务的自动化。
AI是中国创新、创业的最好机会
目前的人工智能大格局中,机遇是主旋律,泡沫和危机是必须克服的局部挑战。这一格局在全球如此,在中国亦如此
因为中国具备了人才储备、行业需求、庞大市场、生态系统等许多极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条件。
更年轻的人工智能大牛中,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印奇、商汤科技的杨帆、初速度(Momenta)的创始人曹旭东、依图科技的创始人林晨曦、Linkface的创始人夏炎、深度学习框架Caffe的作者贾扬清等,都有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或工作的经历。
正是因为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等一批面向未来的科研机构存在,人工智能才得以在今天蓬勃发展起来。
创新工场的AI布局 AI时代该如何学习? 主动挑战极限:像楼天城那样喜欢并主动接受一切挑战,在挑战中完善自我。如果人类不在挑战自我中提高,也许真有可能全面落伍于智能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