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 于 2020-8-26 08:42 编辑
RISC-V 与 MCU 结合将成为现实在灵动微电子黄致恺看来,MCU 不只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库函数和例程、编译器等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经大规模应用以验证其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等都需要考虑。
目前,国产基于 RISC-V 架构的 MCU 采用的是芯来科技的 IP 核授权,在授权费用方面比 Arm 低很多。
RISC-V 具有了袖珍化、低能耗的特点,而这对于嵌入式应用可能至关重要。正是因为这种开源特性,RISC-V 吸引了包括老牌 MCU 厂商和新兴供应商涌入这个赛道。
正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国内外的 MCU 厂商在这上面的技术和生态差距不大,这也是把它看做 MCU 市场新变局的因素之一。
行业内强调性价比,其实性能够高,价格无需太低,性价比就出来了。所以,灵动微不追求低价,而是坚持交付高品质、稳定的产品,带给客户更高性价比。
RISC-V 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方向,但目前生态尚未建立起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赛腾微还是选择 Arm 架构,暂时没有基于 RISC-V 开发产品的计划。
汽车照明市场细分领域机会
趋势:受益于 LED 技术的广泛应用,汽车照明市场将以超预期的增长速度在 2022 年增长至 359 亿美元。
未来,随着技术与市场不断提升,LED 在汽车照明领域将会得到更广泛全面的应用。
汽车照明市场主要受汽车外部照明,尤其是前大灯的驱动。前大灯对安全、环保和造型的要求更高,而在这些方面,LED 车灯能更好的满足需求。
企业:国内领先的工业级、汽车级 MCU 厂商上海芯旺微电子推出的多款通过 AEC-Q100 认证的车规级 MCU——KF8A100 系列产品。
此系列采用自主研发的 KungFu8 内核架构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流水线结构,经过了 10 年的验证,极大提高了指令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此系列的 13 款车规级 MCU 针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功能优化,可以满足汽车照明应用所需要的资源。
ARM 内核普及的生态为王
ARM 开放的商业模式,在手机市场中充分验证的架构成熟度在 MCU 市场逐渐代替各家自定义架构,形成了第三代 MCU 的产品形态。
这一趋势也引领着 MCU 厂商逐渐将主要精力从架构转向产品本身,其竞争力更多体现在对于产品定义的把握以及产品开发和迭代的速度。
经过 10 多年的产品迭代和彼此竞争发展。基于 ARM 内核的欧美主流 MCU 厂商在产品组合和生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方法论。
MCU 的生态与物联网生态的重叠、衔接与融合将会起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作用。拥抱生态,融入生态,拥有生态是与欧美品牌 MCU 厂商进入正面交锋的基本条件。
MCU 中增加 AI 已成趋势
众所周知,做人工智能一般需要收集大量数据,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机器学习,而数据收集往往由传感器完成。
第一代云计算是通过主控芯片把数据全部上传到云端,在云端完成数据的汇总、筛选、处理、分析,再将指令下发到终端设备。
这样做的弊端是功耗更高、上传的数据量更大、云服务成本更高,加上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数据丢包、设备反应速度满、用户体验不佳。
为此,近年开始边缘计算的概念被更多的提起:采集到的数据首先在本地进行处理,仅将部分必须的数据上传到云端。
如此一来,大幅减轻云端压力,但同时也对设备主控芯片性能带来新的要求,需要更加复杂的控制和相对更高运算能力的应用驱动。
结尾
随着终端客户采购国产芯片的意愿日渐强烈,MCU 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亦越发明显。如今国产 MCU 已经迎来了的良好开局,未来可期。 本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