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硬件爱好者,开始集体思考这样一个问题:MIPS 和 RISC-V,这两个边缘的 IP 架构是否将结束替补的命运?他们能否在华为的冬天里找到自己的春天?
美国 ExtremeTech 网站的著名撰稿人 Joel Hruska 是其中一个。他发文评论道:第一,这样的问题是典型技术流的“呆”问题,因为他本人坚信,特朗普政府和中国的谈判对手一定会达成某种协议,就像之前中兴被“放了一马”……现在的华为,虽然貌似濒临绝境,但政客们最终会宣布他们成功解决了问题,找到了折中的办法;第二,尽管如此,身为硬件爱好者的一员,他出于纯粹的兴趣也想加入这“没有意义”的讨论,看看 MIPS 和 RISC 谁更有戏。
先看 MIPS
MIPS 阵营最近的大新闻,是从 2018 年 12 月开始,这个架构被其新的拥有者 Wave Computing 公司宣布开源。该公司在“开放 MIPS(MIPS Open)”计划中表示,他们会开放对 32 位和 64 位设计最新版本的网络访问,而用户无需像使用 ARM 或者 X86 那样,给该公司任何许可或特许使用费。该公司一再强调,自己的开源是一览无遗的全盘开放(一下引自 MIPS OPEN 官网):
· An open use version of the baseline 32 and 64-bit MIPS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ISA),>
· MIPS SIMD Extensions v1.0
· MIPS DSP Extensions
· MIPS Multi-Threading (MT)
· MIPS MCU
· microMIPS Architecture
· MIPS Virtualization (VZ)
在竞争残酷的智能手机沙场之上,没有一家制造商愿意承担“换船”的时间成本和技术风险,而这正是 ARM 坐收千万美金起步的授权费的根源:玩了这个游戏的人,必须给得起专利费,因为时间成本最为昂贵。因此,结论是: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操作性极低。
再看 RISC-V
逼着封闭 30 多年 MIPS 如今开源的,正是这个起源于加州伯克利大学、斜刺里冲出来的 RISC-V。这一指令集架构天生开源基因,一出世就被视作颠覆性的规则撼动者,受到无数开源拥趸的热捧。目前,也确实有不少国际初创公司用它设计小型的嵌入式芯片。但是,如果将其作为华为替代 ARM 或者 X86 的“备胎”,这个新生事物完全还无法胜任。
“从指令集定义到 CPU 微架构的设计,到整个芯片的设计和相应软件,工具链的开发和维护,以及在上面运行的操作系统,丰富的函数库以及应用程序,还需要得到大量用户认可,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设计指令集不难,让一个指令集得到市场认可很难,而一旦得到认可,人们要迁移的成本也很高,这就是英特尔凭借 X86 架构能多年在 PC 和服务器市场称霸的原因,同样,也是 ARM 在移动设备无人抵挡的原因”。
基于 RISC-V 的芯片原型
最后,当我们回到 Joel Hruska 的那篇评论,他以这样的方式作结:“它可以依赖它已经获得授权的 ARM SoC,它可以使用自己改造的 Android 分支,它可以期望中美两国政府解决根本问题,以恢复对美国公司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完全接触……但是至少在短时间内,它很难自己创造一个微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