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预言,RISC-V或将是继Intel和Arm之后的第三大主流处理器体系。欢迎访问全球首家只专注于RISC-V单片机行业应用的中文网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 于 2020-7-24 12:16 编辑
在人工智能(AI)时代,此前物联网(IoT)领域的AI芯片往往身陷困局,传统CPU算力不足,AI协处理器的面积和功耗又偏大。为了打造一款高效率低功耗的AI芯片,创企们纷纷用起存储优先、存算一体等各种招式,还有一类招式是用RISC-V经开源设计打造的AI芯片,因其低功耗的优势迅速在IoT行业崭露头角。
近两年来,在ARM和Intel主导的竞争格局中,一个新的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在芯片江湖声名鹊起。
面对来势汹汹的AI和IoT浪潮,RISC-V提供了一种高能效低成本解决方案,吸引了谷歌、高通、IBM、镁光、西部数据、三星、英伟达、惠普、甲骨文、华为、比特大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中科院计算所等国内外200家左右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加盟。
阿里平头哥用其主攻IoT安全功能,华米用其造出全球首款支持AI的可穿戴设备芯片组,邻国印度将其确立为国家指令集……和其他传统架构相比,RISC-V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灵活可扩展、安全可靠等四大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有5家科技老手和6家创业新秀的产品直接或间接的瞄准了基于RISC-V架构的AI芯片。
一、阿里平头哥蓄势待发,华米打响可穿戴AI芯片头炮
RISC-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ISA),由2017年新晋图灵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e Patterson教授带领团队设计研发。
阿里巴巴今年9月创建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是由阿里巴巴全资收购的杭州中天微和阿里达摩院合并而成,主要发力于32位高性能和低功耗嵌入式CPU的IC设计。
就在合并的2周前,中天微宣布基于RISC-V的第三代C-SKY指令架构,同时发布基于RISC-V第三代指令架构处理器CK902,可灵活配置TEE引擎,支持IoT安全功能。
截至9月,中天微基于C-SKY CPU IP核的SoC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经突破8亿颗。中天微还将针对不同的产品应用场景和客户设计需求,持续推出支持RISC-V的CPU IP系列。
此外,中天微与小米旗下的松果电子在11月宣布就RISC-V达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进行联合开发,以中天微RISC-V CPU处理器为基础平台,松果电子提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SoC智能硬件产品。
同样在今年9月,小米生态链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华米科技推出了首款RISC-V架构的可穿戴设备黄山1号,并称是全球首款支持AI的可穿戴设备芯片组。
华米的这款可穿戴AI芯片由一颗主频可达240MHz的处理器和HeartID、ECG、ECG Pro、Arrhythmia四个AI引擎组成,实现在本地端对心率、心电、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进行24小时低功耗实时监测分析。
其创始人兼CEO黄汪在10月的采访中告诉智东西,和手机AI芯片不同,黄山1号可以在智能手表中作为一款协处理器芯片,配合主处理器工作,也可以在智能手环中扮演主处理的角色。(独家对话华米CEO黄汪:首款穿戴AI芯片背后的阳谋!)
阿里平头哥和华米瞄准的是IoT领域,而美国的老牌FPGA供应商美高森美(Microsemi)的RISC-V相关产品则主打高速增长的医疗、工业等机器视觉系统市场。该公司不仅为嵌入式设计提供RISC-V IP内核,并为该系列产品提供完整的工具链和基于RISC-V+Linux+CNN加速器的AI解决方案。
美高森美与创企SiFive合作开发的RV32IM RISC-V内核使客户能够利用开放式指令集架构(ISA)进行设计,通过许可的BSD授权,实现全面的移植性和更安全的处理器架构。
设计人员可以将设计自由地从FPGA移植到ASIC,而无需支付权益金。此外,工程人员还可以针对其特定应用协作、修改和改编RISC-V内核,充分发挥创新水准。
除了美高森美外,另一家IP公司台湾晶心科技在近日于美国硅谷举行的2018 ANDES RISC-V CON大会上展示了基于RISC-V的产品。
晶心科技是第一家纳入RISC-V的商用主流CPU IP公司,该公司在大会上详细介绍了使用开放来源指令集架构(ISA)的6颗内核以及开发中的4颗内核,截至上个月,晶心科技的RISC-V内核在全球拥有12家授权商,被广泛用于储存服务器、指纹辨识器以及几种AI应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