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预言,RISC-V或将是继Intel和Arm之后的第三大主流处理器体系。欢迎访问全球首家只专注于RISC-V单片机行业应用的中文网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虽然 Intel持续迈向X86高效能设计,而ARM则专注于低成本、低功耗的研发方向。两者看似有着不同的方向,但在Intel强大的统治下,ARM并不好过。 在这个情况下,ARM决定改变他们的产品策略,他们不再生产芯片, 转而以IP授权的商业模式,将芯片设计方案转让给其他公司。简单来说就是,ARM不再像Intel一样,一颗芯片的设计、制作、封装都由自己来完成,它相当于出售自己的“设计图纸”,剩下的由购买方自己去完成。 没想到正是这种模式,开创了属于ARM的全新时代。 1991年,ARM将产品授权给英国GEC Plessey半导体公司。 1993年,ARM将产品授权给Cirrus Logic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TI)。 与德州仪器的合作,给ARM公司带来了重要的突破。而且,也给ARM公司树立了声誉,证实了授权模式的可行性。 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到这种授权模式中,与ARM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就包括三星、夏普等公司。 因为 手机不需要像电脑那样强大的性能,它们更需要便捷性与低功耗,所以手机厂商不需要X86架构那样强大的性能,因此大量使用ARM架构去设计,随着移动手机井喷式的增长,ARM架构也随之水涨船高。 2007年,真正的划时代产品出现了。那就是iPhone。 苹果iPhone的出现,彻底颠覆了移动电话的设计,开启了全新的时代。第一代iPhone,使用了ARM设计、三星制造的芯片。 iphone的热销,App Store的迅速崛起,让全球移动应用彻底绑定在ARM指令集上。紧接着,2008年,谷歌推出了Android(安卓)系统,也是基于ARM指令集。 至此,智能手机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ARM也因此奠定了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霸主地位。 2011年, 就连传统Wintel联盟(windows+intel)的微软,也宣布Windows8平台将正式支持ARM架构处理器。这是计算机工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X86架构处理器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 也标志着ARM架构处理器正式成为另一新的巨头。 两大巨头,一个演绎着PC时代的神话,一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称霸。两种不同架构各有侧重。 可以说是优势互补、无法替代的关系。 而在下一个时代,物联网的时代,他们是否还能继续稳稳坐在第一的位置上? CISC(复杂指令集)和RISC(精简指令集)是当前CPU的两种架构分别采用的指令集。X86架构采用CISC,ARM架构采用RISC。 从性能上看,X86架构的芯片,无论如何都比ARM架构的芯片在更快、更强。 X86架构的CPU运行起来,随便就是1G以上的运行内存,并可以采用双核、四核等模式来加强性能,通常使用45nm(甚至更高级)制程的工艺进行生产。而ARM架构方面:CPU通常是几百兆的运行内存,最近才出现1G左右的CPU,制程通常使用不到65nm制程的工艺。 可以说, 在性能和生产工艺方面ARM架构根本不是X86架构的对手。 但ARM架构的优势不在于性能强大而在于效率,ARM架构采用RISC流水线指令集,在完成综合性工作方面处于劣势,但在一些任务相对固定的应用场合其优势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拓展能力来看,X86架构的设备采用“桥”的方式与扩展设备,如硬盘、内存等,进行连接,而且X86架构的设备出现了近30年,其配套扩展的设备种类多、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X86架构的电脑能很容易进行性能扩展,如增加内存、硬盘等。 ARM架构的设备是通过专用的数据接口使CPU与数据存储设备进行连接,所以ARM的存储、内存等性能扩展难以进行,一般在产品设计时已经定好其内存及数据存储的容量,所以采用ARM架构的系统,一般不考虑扩展。基本奉行“够用就好””的原则。 从功耗来看,高功耗导致了一系列X86架构无法解决的问题出现:系统的续航能力弱、体积无法缩小、稳定性差、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等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X86架构与ARM架构是在两个完全不同领域方面的应用,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替换性。 在服务器、工作站以及其他高性能运算等应用方面,可以不考虑功耗和使用环境等条件,这时X86架构占了优绝对优势;但受功耗、环境等条件制约且工作任务固定的情况下 ARM架构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在手持式移动终端领域,X86架构的功耗更使其毫无用武之地。
|